市六届人大履职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和“四带头四争当”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动人篇章。为充分展现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生动实践和精神风貌,讲好代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鲜活故事,特推出“代表履职风采”栏目,多角度呈现代表履职答卷。
“履职的根,必须深扎在产业沃土;为民的情,最终必须融入乡村振兴。我认为,人大代表持续学习是前提,强化责任是本分,积极参与是关键,岗位示范是基础。”这是汉中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佛坪县秦地南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蒲河流域特色种养业人大代表专业联络站站长谭娟始终秉持的履职信条。
聚焦产业发展 推动“好水”养“好鱼”
佛坪地处秦岭腹地,森林覆盖率高,水质纯净无污染,天然水温常年稳定在18℃以下,为冷水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谭娟敏锐地把握这一生态优势,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潜力,创办生态渔业产业园。她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鲟鱼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以技术创新驱动品质提升,推动园区入选“国家冷水鱼养殖标准化示范区”,“佛坪鲟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1年获批成为陕西首家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园区占地120亩,现有标准化养殖池85个,养殖鲟鱼达30余万尾,年产鲟鱼400余吨。截至目前,累计出口鲟鱼395吨,创汇1126.2万元。
搭建履职平台 延伸代表服务链
为更有效发挥代表作用,将履职触角深入产业链各个环节,2023年,在谭娟的积极推动下,佛坪县首家人大代表专业联络站——蒲河流域特色种养业人大代表专业联络站在秦地南公司成立,她担任站长。她经常深入养殖塘口、走访农户、调研市场,精准掌握产业链堵点难点。依托联络站平台,组织专家、代表、养殖户进行常态化交流研讨,共商发展大计。组织冷水鱼专家和养殖户开展冷水鱼健康养殖标准搜集和编制工作,共收纳国标、行标、地标、企标90个,编制《标准化工作指南》《繁育员岗位标准》等15项企业标准,为产业稳步发展和陕西水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积极履职建言 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谭娟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创造性探索“产业发展链”与“代表履职链”的深度融合。她利用身处产业一线的优势,将日常调研、联络站活动中收集到的农户困难、产业瓶颈,转化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无论是涉及养殖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政策资金扶持、市场风险防范等方面,她都积极通过人大代表渠道发声,推动相关问题得到关注和解决。她将代表履职与自身岗位职责紧密结合,通过成功实践,为周边农户和产业发展树立了可借鉴的样板,用实际行动诠释履职担当。作为人大代表,她关注涉农政策的落地效果,对相关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积极反馈实际情况,促进政策更加贴合实际、惠及于民。
创新带农模式 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谭娟将人大代表责任融入推动产业发展的实践,积极探索“双链融合”振兴路,引领秦地南渔业园区围绕冷水鱼产业链深耕细作,通过鲟鱼养殖、民宿、鲟鱼科普馆的融合发展,着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针对农户面临的技术、资金、市场风险,探索“阶段培优、联农助销”模式,引导农户参与风险低、资金需求小的苗种培育,公司按标准保价回收,保障农户稳定收益。她与陈家坝村经济合作社合作经营淡水居民宿,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累计发放群众土地流转费65.2万元,户均增收0.9万元,带动群众务工330人次,人均增收约0.5万元。2024年园区被认定为中国水产学会科普教育基地,鲟鱼养殖科普馆累计接待参观1.6万余人次,有效提升产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谭娟深有感触:“唯有将专业所长与履职所需结合、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融合、深入调研与务实建言贯通,才能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她表示,今后将继续立足代表岗位,发挥专业优势,聚焦产业“小切口”,做实惠农“微建议”,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人大智慧和代表力量。她坚信,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坚守无抗养殖安全底线,践行“品质、设施、数字、绿色、品牌渔业”方向,陕西鲟鱼产业定能“鲟”得新机遇、“游”向世界。
谭娟代表以其扎根本土产业的实践、搭建履职平台的创新、积极建言献策的担当、带动农民增收的实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推动乡村振兴的使命与风采。
(佛坪县人大)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