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8至19日,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组织10余家中央驻陕媒体和省级主流媒体走进汉中,开展“家站点里的人大·代表故事”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先后走进汉台区、勉县、城固县,以图文、视频等融媒体方式,多角度展现了汉中人大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以及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我们将陆续转载中省媒体相关报道,供交流参考。
“家站点里的人大·代表故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汉中
城固县沙河营镇
人大代表联络点为果蔬产业链赋能
城固县沙河营镇果蔬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点虽小,却发挥着开展选民接待、跟踪监督、组织特色农业产业种养培训的大作用,承担起了推动沙河营镇发展特色产业的重任。
2023年3月,沙河营镇人大主席团在广泛征求意见,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创新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赋能产业链、人大代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在国家级农业合作社成立了沙河营镇果蔬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点。
沙河营镇果蔬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点的建立,使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地点更靠近群众,能够零距离倾听种植群众的“心里话”。为加强联络点与群众沟通联系,联络点每月组织产业带头人开展一次活动,收集种植农户和群众的诉求、意见建议,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开展产业技术培训课,给群众教授种植技术,如果遇到较为复杂、专业性强的问题,代表们反馈给镇人大,镇人大还邀请专家来进行教学。
“过去,我们村上的猕猴桃树虽多,但产果少、口感差,果商要么不来,要么压价收购,很多村民都非常着急。”当地村民无奈地说道。
针对这些问题,驻站市人大代表、沙河营镇“土专家”李龙福,为了让群众掌握种植技术要领,专门到市农校、市农科所学习气候、土壤等知识,到外地学习果树栽培、管护等知识,自己出资购买果树栽培技术相关书籍和杂志,定期组织村民交流学习心得。每到农忙前期,他还邀请专家、技术干部给群众进行培训。经过努力,80%的村民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资格,果蔬产品质量逐年提高,他们打造出的“沙河营猕猴桃”品牌产品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了解,市人大代表李龙福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模式流转土地420亩,建成梁家庵果蔬基地,年实现集体增收6万元,群众通过分红和园区务工实现了双增收;镇代表龚金祥通过自学钻研,建成了全县最大的“阳光玫瑰”葡萄园,辐射带动司家铺村葡萄种植户100余户。在上级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沙河营镇司家铺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产业,葡萄也成为该村的主打产业,亩产值达到1.5万余元。目前,通过葡萄种植受益的农户超过260户,辐射带动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600余亩,年销售额200多万元。
果蔬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点的建立,进一步密切了猕猴桃、精品蔬菜产业工作者、产业工作者与果农、产业工作者与政府之间的联系,全力推进该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一个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新平台。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人大网”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