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前,使命在肩。南郑区阳春镇人大代表、南郑金正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政,迅速行动,积极作为,主动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没问题,我们各条生产线立马启动!一定能打好这场粮食供给保卫战!”在接到南郑区发改局保障疫情期间粮食供应的通知后,杨政迅速筹备生产期间的防护物资,召回公司员工,为复产做好各项准备。
春寒料峭,这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在杨政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员工们都戴着发罩、手套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剥壳的、抛光的、包装的、传输的……各条生产线已经火力全开,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公司实现了日均产米60吨的生产水平。
图为市区领导深入金正米业调研疫情期间大米价格和市场供应情况
图为杨政为员工指导成品大米封装
“没想到,货这么快就到了。之前我一直担心没有库存,后来担心你们车出不去,真的太及时了……”汉台区某超市经营者张女士,收到订购的300袋大米后给杨政打电话,表示非常惊讶。
“我们现在正加足马力生产,而且不会哄抬米价。”实际上,疫情期间的生产成本,特别是人工、运输成本和每天消耗的防护用品等,杨政算了笔帐,每斤大米成本上升了1毛多。但他承诺,在疫情面前,一定会扛起企业的责任和担当,绝对不以次充好,绝对不涨一分钱。截止3月20日,杨政已累计生产并向市场投放商品大米2850吨,有效缓解了汉台、南郑及周边县区的大米供需矛盾。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在疫情防控期间,杨政也积极为该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他向重点镇村捐赠大米475袋,捐赠价值3000元的防疫物资,为喜神坝等高速出口盘查点送去防疫资金1000元及各类生活用品。
“农时不等人,今年这么特殊的时期,你们还能这么及时的把谷种送到我们手上,谢谢了。”拿到优质谷种的阳春镇柳元村陈太茂喜笑颜开。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杨政每年都会在2月初,提前把来年春耕用的优质谷种派送给阳春、梁山、高台等镇村有水稻种植意愿的群众那里,然后再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对稻谷进行回收,让农民朋友们不愁销路。
图为金正米业上门为群众做春耕技术指导
自今年2月份开始,杨政已累计发放优质谷种4万多斤,覆盖阳春、协税等7个镇61个村,为做好今年的稻谷春耕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翻地要注意改进一下,不能像以前那样,要均匀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土要细碎不要有大颗粒,搂出土中的根茬和杂物。”为了进一步提升粮食的质量和产量,发放完谷种以后,杨政从不作“甩手掌柜”,他认为不能单靠群众们自己种植、管理,必须加以技术指导。只有这样,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稻谷的收购价格才有保障。
从2月中旬到3月上旬,从4月中旬至5月上旬,每个时期,杨政都带领公司技术人员分组走在田间地头,对群众们进行从催芽育苗、田间管理等各方面“保姆式”的技术指导,为保春耕把各项服务送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南郑区人大 毛 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人大网”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