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检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留坝县,两者不断整合形成合力,倾听民声、汇集民智、纾解民困,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高效的法治环境,推动留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1+1>2” 打通衔接转化绿色通道
当人大代表的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在关注重点和反映问题方面存在共通之处,二者如何实现有效结合?为了促进人大与检察工作联动监督常态化长效化,2024年1月,县人大常委会与县人民检察院联手起草并发布了《留坝县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试行)》。
《办法》不仅规范了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的工作原则、工作范围、办理流程,同时明确了职责分工、推进机制、保障措施等内容,形成了从代表建议获取、建议事项案件化办理,到新的建议议案形成的全链条监督工作机制,实现了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的制度性规范。
县人大相关委办依据《办法》规定,将涉及民生领域、社会治理等群众关注度高的代表建议转送至县人民检察院,由检察院对转交的代表建议进行立案调查,通过案件办理保障代表建议落到实处,并将结果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代表反馈。同时,县人民检察院将发出的具有典型性、需要引起关注的检察建议,及时转送至县人大常委会,由县人大相关委办研究审定并转化为代表建议,使检察建议通过人大依法监督落地见效,确保公益诉讼办理质效。
“人大—检察” 为民履职同向发力
“现在路上弯度大的地方都安装了弯道反光镜,游客过路也会更安全。”近日,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联合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玉皇庙镇土玉路段对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开展“回头看”时,家住路边的村民李如祥道出了道路的新变化,言语间满是欣喜。这是该县开展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的成果之一。
去年3月留坝县两会期间,武关驿镇代表团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通村通组道路安全设施建设的建议。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按照《办法》将代表建议转交到县人民检察院。
“我们在接到县人大常委会转交的代表建议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发现除代表建议中武关驿镇农村道路出现问题外,玉皇庙镇、马道镇、江口镇、青桥驿镇等镇街均出现多处交通设施损坏、路面隆起坑槽等情况。于是第一时间向县交通运输局制发检察建议,阐明办理案件的法律依据、现实意义,督促县交通运输局在两个月之内对全县道路进行安全设施建设。”县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陈欢说。
在接到检察建议后,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开展了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工作,30个安全标识牌、广角镜“上岗”,与此同时,县交通运输局还与各镇街签订了2024年度交通运输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实现农村道路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代表建议转化为检察建议后,迅速得到整改落实,我切实感受到了检察监督的成效。”在检察官反馈案件办理情况时,县人大代表丁山充分肯定了检察建议办案效果。
“检察—人大” 凝聚公益诉讼工作合力
“电动车不会再到楼道里充电了,我再也不用担心电动车会爆炸的问题了。”近日,县人民检察院对私拉乱接电线排查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见到金水茗居小区楼道内行人畅通无阻,电动车在规定的充电大棚内充电,居民十分高兴。
去年5月,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在走访调查时,发现不少群众反映居民小区、移民安置点等人口密集的住宅区,部分群众私拉乱接电线用于电动车充电,不仅影响群众日常出行,甚至还存在电线老化、裸露等安全隐患,于是向县消防救援部门发出了检察建议,并提出了整改要求。
“私拉乱接电线问题涉及面广,整改难度大,事关消防、住建、电力、镇(街道)、村(社区)等多部门。不仅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还需要引起部门重视和社会关注,这就要整合各方力量进行整改落实。问题不及时解决,群众的生产和出行安全就多一分危险。”陈欢说。
对此,县人民检察院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县人大常委会进行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将问题线索提交到各镇(街道)人大,在代表联络站活动中进行分析讨论,并组织代表在走访过程中,收集群众声音。去年6月,县人大常委会将收集来的人大建议进行梳理,形成了《关于加强私拉乱接电线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成功将检察建议转换为代表建议,并转交县人民政府,要求各方联动,彻底解决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在县人大常委会和县人民检察院的共同努力下,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对该问题成因及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分析,厘清各方职责,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并立即开展私拉乱接电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整改后,县城各小区新安装充电设施30处、接口527个;县发改局争取项目为紫柏街道办、江口镇、马道镇、火烧店镇等移民安置点建设充电设施28处、接口380个,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使用。至此,横在各住宅区的“飞线”充电装置终于被赶走了。
“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开展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换工作,实现了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横向贯通、纵向同频,以‘民主监督+依法治理’的模式,有效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说。
去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紧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领域中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已经形成转化案例8件,其中,7件已办理完成,1件正在办理。通过双向衔接转化,进一步增强了人大监督和检察监督合力,更好维护了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高效推进社会综合治理,实现了双向奔赴结硕果。
(留坝县人大 任汉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
“汉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是否继续?